如意在握 有願皆能遂 - 明清如意珍賞

典藏文物|主題特展
AD 1368 - 1911
如意,像心、似雲、類芝,長柄微曲,一柄在握,賞心悅目。
中國古代有一種前端類似手形的爪杖,先是被用作背部搔痒的工具,後來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,逐漸超越實用功能而成為吉祥之物,被稱為“如意”。一柄經典的如意,由細長的手柄和雲紋頭部組成。早在中國東周年間,便已有如意的雛形。唐代段成式在《酉陽雜俎》中記載孫權曾發掘出秦始皇使用過的一柄白玉如意。漢晉之際,如意稱“握君”或“談柄”,是佐清談、助舞興、示高逸乃至防身之物,為文人雅士所鐘愛,不可須臾離手。宋代以後,如意發展成為室內陳設品。至明清時期,以靈芝造型為主的如意被賦予吉祥驅邪的涵義,更為士庶乃至帝王所青睞,成為承載祈福禳災美好願望的貴重禮品。如意在清代宮廷備受推崇,每逢皇帝登基、大婚或元旦、萬壽等喜慶之時,天下至精至美的如意被紛紛貢入皇宮,於是宮禁之內的寶座、臥榻、案頭等處,都會擺放如意。這些如意,用材考究,做工纖巧,不僅寓意吉祥,更有助於當今人們了解古人寄情的不同方式。
如意大致可分為三種,直柄式如意,造型線條簡單,是為天官如意。頂端造型形似靈芝的,即為靈芝如意。而以玉器、翡翠、珊瑚、瑪瑙、碧璽、象牙等名貴寶石,鑲嵌在珍貴的紫檀紅木,或者銅鎏金上的,則稱為三鑲式如意。

我們將使用cookie等資訊來優化您的體驗,按下同意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。欲瞭解詳細內容,請詳閱 隱私權保護政策 ,謝謝。

我同意
TOP